就业协议书的内容,就业协议定义及注意事项,就业协议书流程

就业协议书,又称为三方协议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,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,由毕业生、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署的书面协议。这份协议明确了三者在毕业生就业中的权利义务,并对高校制定就业计划、派遣毕业生以及统计就业率有着重要意义;对于毕业生而言,则是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之前保护自己劳动权益的重要凭证;而对用人单位来说,它是编制招聘计划、安排就业岗位的重要依据。


就业协议书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
- 毕业生的基本信息:如姓名、性别、身份证号、专业、学制、毕业时间、学历、联系方式等。

- 用人单位的信息:包括单位名称、组织机构代码、单位性质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、档案接收地等。

- 工作地点、工作岗位的相关约定。

- 违约责任条款:任何一方若违反协议,应承担违约责任。

- 协议自动失效条款、协议终止条款等。

-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。


此外,在填写就业协议书时,毕业生需要确保所填写的专业名称与毕业证书、学位证书上的专业名称一致,并且要仔细核对用人单位的名称是否与印章名称一致。


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一般流程如下:


1. 毕业生首先需要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,确定就业单位和岗位。

2. 然后,毕业生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申请就业协议书,并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相关信息。

3. 接着,将填写好的三方协议提交给用人单位,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。

4. 最后,用人单位或毕业生本人需将“就业协议书”交至学校院系,由学校院系审核并盖章,之后再交至学校学生处就业指导科进行最终审核和盖章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就业协议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,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劳动合同。劳动合同是根据劳动法律规定订立的,具有更强的法律保护力度,能够更好地保障双方的权益。因此,建议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同时,尽快与雇主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。


另外,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:


- 明确违约金数额,通常公司会提出违约金金额,毕业生应尽量协商降低违约金,并确保其不超过损失的30%。

- 在备注部分可以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,例如工资、奖金、补贴、休假、住房、保险等福利待遇。

- 如果有户口迁移或档案转移的需求,也需要在协议中明确说明,并确保相应地址填写正确。


综上所述,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步入职场前的重要文件之一,它不仅规定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,也是学校编制就业方案的重要依据。因此,无论是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,都应当认真对待这份协议,确保其中的各项条款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,并严格遵守执行。同时,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的过程中,应该保持谨慎态度,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如果遇到不清楚的地方,应及时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专业的法律顾问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3.png

收起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实习证明
  • 就业协议
  • 电话